近日,春秋航空一则面向已婚已育女性的乘务员专项招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家以低成本运营著称的航空公司宣布,将乘务员年龄限制放宽至40岁,并首次明确“已婚已育者优先”,此举被业内视为航空服务行业用人理念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在兰州基地的招聘现场,应聘者李女士的履历引发关注。这位38岁的母亲拥有十年儿科护士经验,她坦言:“照顾孩子和老人的经历让我更擅长预判需求,比如察觉旅客身体不适或安抚哭闹儿童。”这一细节折射出春秋航空此次招聘的核心逻辑——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服务竞争力。公司招聘负责人透露,首批计划招录30至60人,2026年初投入兰州至和田等新航线运营,以满足西部市场增长需求。
行业数据显示,我国民航乘务员平均年龄28岁,30岁以下占比超七成。春秋航空现有乘务团队中,88名“空嫂”已有74%晋升管理岗位,这一数据成为支持招聘政策的重要依据。蜂媒招聘网首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指出,银发旅客与家庭出行比例上升,使得具备育儿、老年护理经验的乘务员在应对突发状况时更具优势,例如通过观察旅客肢体语言提前发现健康隐患。
舆论场中,支持者将此举视为职场性别平等的进步。网友留言:“育儿、持家本就是职业能力,不应被年龄和婚育状态限制。”但争议同样存在,部分公众质疑“空嫂”称谓隐含年龄标签。对此,春秋航空回应称该名称为行业惯例,岗位培训、晋升通道与“空姐”完全一致,首批应聘者中不乏35岁以上拥有MBA学历的职场女性。
其实,空嫂招聘在民航史上不是新名词。90年代,上海航空“空嫂”-纺织女工吴尔愉因敏锐捕捉老年旅客需求,用两条毛毯化解腰伤旅客飞行不适,最终成长为全国劳模。这段佳话印证了生活经验与服务专业性的深度融合可能。如今,春秋航空在西北航线拓展中重拾这一模式,试图在标准化服务与人性化关怀间寻找平衡点。
业内分析认为,此次招聘调整暗合航空业复苏趋势。春秋航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11.69亿元,新开3条西北航线需强化服务特色。而“空嫂”群体稳定的职业诉求与多任务处理能力,或为低成本航空优化人力成本提供新思路。“我们或许不再年轻,但丰富的人生阅历本身就是服务创新的源泉。”民航业从“颜值经济”转向“经验价值”同“短剧市场年亲演员并不缺”如出一撤,如何构建最佳的人才评价体系,将成为各行业持续探索的命题。蜂媒招聘网提醒广大求职者,强化自身综合水平和能力是职场永恒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