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清溪门与刘府祠,作为当地标志性的文化建筑,承载着地域记忆与人文精神,见证了青田的兴衰变迁与发展繁荣。为进一步挖掘其历史内涵、彰显文化特色,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楹联作品,以笔墨寄情、以联语传韵,让传统建筑与古典文学相映生辉。
征集内容
聚焦建筑特色挖掘文化精髓
01
清溪门
清溪门,作为县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遗址,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承载着无数青田市民的珍贵记忆。据《青田县志》记载,现有的城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当时,倭寇频繁侵扰沿海地区,肆意烧杀抢掠,给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抵御倭寇的入侵,青田民众自发组织筑城,清溪门便是这座防御工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该遗址原占地面积达120平方米,于1987年被列为青田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历史、社会文化价值。
清溪门修缮后效果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溪门遗址遭遇了现代建筑的增建,严重损害了文物的原始风貌和完整性。今年6月,我县正式启动古城墙之清溪门修缮工程。目前,修缮工程已顺利完成现代建筑的拆除工作,8月正式进入主体修缮阶段,与此同时,文化布展配套功能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按照计划,整个工程预计将于12月竣工并对外开放。届时,修缮一新的清溪门将以“如旧”的古朴韵味和“如新”的生机活力呈现在市民面前。
此次清溪门楹联征集,围绕其地理风貌(如临江景致、街巷格局)、历史功能(如交通要塞、防洪抗倭、商贸记忆)、文化寓意(如通达开放、文脉延续)等方向创作,期待创作者们用精妙的文字勾勒出清溪门的独特魅力。
02
刘府祠
青田刘府祠坐落于浙江省青田县太鹤山麓,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是浙南地区纪念刘基与刘璟父子的重要历史建筑。作为明代开国元勋,刘基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著称,其智慧与清廉精神深植于地方文化。原建筑历经沧桑,仅存忠节祠遗迹,后于2011年刘基诞辰700周年之际完成复建,总投资超千万元,严格遵循明代四合院形制,灰瓦白墙、三进院落,占地1275平方米,内设文化展厅、碑廊及楹联,现为浙江省非遗“刘伯温传说”传承基地与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场所。此外,刘府祠祠庙一体,是青田现存唯一的刘基史迹纪念地,在全国刘基文化纪念场所中也较具独特性。
刘府祠效果图
此次刘府祠楹联征集,结合其历史背景(如建祠渊源)、精神内涵(如忠义孝廉、家国情怀)、当代价值(如文化传承、道德教化)等方向创作,希望创作者们能深入挖掘刘府祠的文化内涵,用楹联展现其独特的风貌。
征集时间
(一)投稿期:
自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
(二)评审期:
2025年11月4日-11月15日
(三)公示期:
2025年11月20日-11月27日
征集要求
(一)作品要求:
1.符合楹联格律规范,词性相对、平仄协调,单联字数以7-15字为宜,可附简短释义(说明创作思路与内涵)。
2.内容积极向上,贴合建筑历史与文化特质,兼具文学性与感染力。
3.原创性:须为本人原创且非通过人工智能生成,不得抄袭、剽窃,没有涉及知识产权纠纷,若涉及侵权由作者承担责任。
(二)投稿方式:
1.邮件投稿:发送至邮箱458579875@qq.com,邮件主题注明“清溪门/刘府祠楹联征集+作者姓名”,正文附作品、释义、作者姓名、联系方式。
2.线下投稿:送至青田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地址:青田会展中心八楼),提交纸质版作品(需注明同上信息)。
(三)注意事项:
每位作者投稿不超过3幅,作品一律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评审办法
(一)组织专家评审组(含楹联学者、地方文化研究者、文史专家等),从格律合规性、内容贴合度、文学艺术性等方面进行打分。
(二)评审分初评(筛选合格作品)、复评(确定入围作品)、终评(评选获奖作品)三阶段,结果在官方平台公示。
奖项设置
(一)清溪门、刘府祠各设:
一等奖1名:奖金3000元+荣誉证书;
二等奖2名:奖金2000元+荣誉证书;
三等奖3名:奖金1000元+荣誉证书;
优秀奖若干:荣誉证书。
(二)获奖作品将择优用于清溪门、刘府祠悬挂展示。
其他说明
(一)获奖作品的著作权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拥有修改、使用、宣传等权利,作者享有署名权。
(二)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青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所有,咨询电话:0578-6836117。
通过本次征集活动
我们期待汇聚各界智慧
让楹联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
为清溪门、刘府祠
注入新的人文活力
来源|青田传媒集团青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https://mp.weixin.qq.com/s/nmQgle_8fpIareVH0bOc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