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四川省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各高校共有300余项赛事申请。经四川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由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联合申报的“四川省大学生非遗影像创新大赛”成功获批,成为新晋的省级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之一。
作为全国高校唯一一个面向在校大学生的非遗影像赛事——四川省大学生非遗影像创新大赛,历经三个多月的筹备,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大赛主题
用影像见证非遗
为非遗惠存影像

大赛目标
为了深入落实《“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特举办本赛事。
本赛事覆盖了“非遗影像”的多种作品形式,旨在通过多形式、多样态、多文化的非遗影像作品的汇集与展映,提升非遗作品的质量,开辟非遗作品传播的新渠道。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认识非遗和珍爱非遗,引导全社会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和保护,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促成人人积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生动局面。

赛程安排
作品征集
(8月10日~9月15日)
面向四川全省高校在校学生进行征片,同时欢迎其他省市在校大学生投片。
初赛及公布入围名单
(9月16日~9月30日)
初赛阶段,将遴选出投片总数的60%的作品入围决赛。
决赛
(10月8日~10月11日)
决赛阶段,将由行业专家及专业教授进行终审,最终确定获奖作品。
展映
(10月14~10月25日)
入围作品将在四川新闻网旗下的多个官方平台进行线上展映,部分优秀作品将进行高校线下展映。
颁奖
(10月31日)
颁奖晚会将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举办,对获奖创作者及作品进行表彰。

奖项设置
剧情片单元(30分钟以内)
“最佳剧情片”、“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声音制作奖”、“最佳剪辑奖”、“最佳男/女表演奖”下设一、二、三等奖。
纪录片单元(30分钟以内)
“最佳纪录片”、“最佳创意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
“最佳声音奖”、“最具人文精神奖”下设一、二、三等奖。
创意短片单元(5分钟以内)
“最佳创意短片”下设一、二、三等奖。
动画片单元(15分钟以内)
“最佳动画短片”下设一、二、三等奖。
图片摄影单元(组图)
“最佳图片奖”下设一、二、三等奖。
(所有作品中允许同一作品获得多个奖项,也允许某些奖项出现空缺。)

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为四川各高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同时欢迎其他省市大学生参赛。
(二)参赛者应对所提交的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法律权属。
(三)同一参赛者至多可提交2部作品参展。
(四)参赛作品必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或较多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的内容;主题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能够用影像展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五)参赛作品可以是团队作品或个人作品,每部作品指导教师1-2名。
(六)参赛作品须为2021.9~2024.9,即近三年来创作的影像作品。
(七)参赛作品类型包括虚构、非虚构、图片等非遗影像作品,视频作品长度限制在30分钟以内。
(八)参赛作品须为完成作品,包括电视台或各大网络平台已播出,已取得龙标资格,已结项的非遗教学、科研作品,或经各高校正式推荐的非遗影像作品。
(九)参赛视频作品文件格式为mp4,分辨率1080p及以上;非中文作品需提供中文或中英文对照字幕,片尾有主创人员、相关负责人和单位署名。视频作品大小不超过4G。视频平均码率不超过6000kbps,峰值码率不超过24000kbps(H264/AVC编码),音频码率不超过320kbps(AAC编码)。声道数大于等于2,采样率44100。
(十)参赛图片文件格式为jpg,分辨率1280×960及以上,像素130万以上,组照不超过八张。组图命名格式示例:“新农村组图8-1”、“新农村组图8-2”。
(十一)调取原始数据文件,请作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原始文件。未如期送达者,将视为自动放弃入围资格。
(十二)展映不向投赛作品及作者收取任何费用,不退稿。对于投奖作品,主办方有权进行线上、线下推广宣传。在对影片的宣传、推广过程中,有权采用影片内容及相关物料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制作宣传片花、宣传品和宣传其他物料,此行为不计片酬。

报名方式
提交作品的内容包括:参赛作品文件、参赛报名表、作品海报。
参赛者将作品上传至个人“百度网盘”,并将视频文件设置为“加密分享”模式,分享有效期设置为“永久有效”。
将分享的链接和提取密码复制粘贴到邮件正文,并将填写完整的参赛报名表作为邮件附件,发送至大赛组委会(scfyyxds@163.com),工作人员审核后会通过原发件地址发送确认邮件。

大赛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广播电视局
主办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新传媒集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承办单位: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新闻网
协办单位:
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非遗影像记录与传播专委会、四川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四川人文影像研究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电视学院、四川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