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民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旋律和丰富的内涵,承载着通辽地区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为全面做好“展示新时代风采、把握共同体意识、彰显内蒙古气派、唱响西辽河文化、挖掘科尔沁底蕴、推进数字化赋能”六句话文章,深入挖掘科尔沁民歌的文化底蕴,搭建起科尔沁民歌传承与发展平台,拓宽科尔沁民歌的表现形式,推动科尔沁民歌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力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特举办“唱响西辽河潮启新通辽”科尔沁民歌创编大赛。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内蒙古音乐家协会
主办单位:中共通辽市委宣传部、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通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通辽音乐家协会
协办单位:各旗县市区委宣传部、文旅局、文联,通辽市融媒体中心,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职业学院、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作品征集时间:
2025年4月下旬——2025年6月10日。
参赛形式为独唱、重唱、合唱、组合、乐队表演形式均可。初赛、复赛可递交作品小样,决赛需递交完整的作品并以现场表演的形式进行,要求每部作品演绎者最多不超过20人。
作品要求:
1.选取经典民歌:创作者需要精选具有代表性、旋律优美、情感丰富的经典科尔沁民歌作为改编的素材。例如,反映科尔沁人民日常生活、情感表达、历史故事等方面的民歌。
2.创新改编手法:创作者可以采用多种改编手法,如改编歌词、变换旋律、重新配器等,使改编后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创意。
3.融合现代元素:在基本保留原曲素材的基础上,创作者可以融入电子音乐、交响乐、民族乐、流行乐等,使改编后的作品更加时尚、新颖,符合现代听众的审美需求。
4.提炼故事情节:对于叙事性较强的科尔沁民歌,创作者可以提炼其故事情节并进行重新编排和演绎,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5.创新民歌文化:鼓励参赛者结合通辽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积极创新和发展科尔沁民歌文化,创作具有新时代风格特色和气派的新民歌作品。
6.杜绝抄袭侵权:作者须保证对参赛作品享有独创性和完整版权,提交作品参选即视为授权主办方拥有除作者署名权外的其他权利,包含但不仅限于修改、发表、宣传、推广、出版、展播等,且无须征得应征者的同意,也不再另行支付稿酬和奖励。
7.作品相关要求:参赛作品语言不限,鼓励参赛者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改编。作品音频文件(可小样品)统一选用MP3音频文件格式,声音清晰无失真,歌曲时长不超过5分钟,叙事民歌类时长不超过8分钟。除MP3音频文件,参赛者也可提供作品MP4视频文件,横屏画面,画幅比例16:9,像素1920*1080P或以上,所配字幕必须为中文简体,不得有商业广告成分。不得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照片或视频,以及存在肖像权或著作权争议的文字、图像、声音等。
同一参赛选手最多可选送3个作品。
本次大赛奖金丰厚:
一等奖1名:奖金20000元(税前)
二等奖2名:奖金10000元(税前)
三等奖3名:奖金5000元(税前)
同时,根据选手表现和网络热度,评出最佳编曲奖1名、最佳演绎奖1名、最佳人气奖1名。
报名方式:参赛者需填写参赛报名表(可登录中国通辽网及通达融媒APP等下载),并附上改编作品的原谱及改编后乐谱、歌词、MP3音频文件等(MP4视频文件不作强制要求),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指定邮箱tlrmwhyxgs@163.com,或邮寄至通辽市融媒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地址: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河大街68号内蒙古银行1616办公室
报名联系人:王冰楠
通辽音乐家协会联系人:安娜
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
https://mp.weixin.qq.com/s/qyjxraoqAfv5h-920_hB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