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性劳动,顾名思义,就是为他人服务的一种劳动形式。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三种常见的志愿服务劳动:养老院志愿服务、车站志愿服务以及支教志愿服务。
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养老院,践行劳动精神。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
•锻炼同学们参与劳动活动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增强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
•切实体味劳动,践行劳动精神。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趋势的日益加剧,选择入住养老院的老人逐年增多,
他们望得到更周到的生活照料和更细致的心理关怀。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在走进养老院进行服务劳动时,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本次活动使用的工具主要有:
计算机、投影仪、扫帚、拖把、抹布、晾衣架、相关运动器材等。
活动设计过程:
(1)准备阶段
• 宣传启动。举行一次以“走进养老院,践行劳动精神”为主题的动员课,
让学生了解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启动阶段
• 成立各劳动实践小组,各小组讨论活动方案,准备相关知识,以及确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成员分工等内容。
• 预设活动结果,激发各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实施阶段
该活动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①防骗知识宣讲。
提醒老人识别最常见的电信诈骗、
邮包诈骗、冒充燃气公司等工作人员诈骗、冒用亲友身份诈骗等多种犯罪手段,
提高老年人警惕性,谨防受骗。
②开展老人运动会。
选择娱乐性较强、危险性较低的项目,如足球射门,沙包掷准、钓瓶等项目,进行比赛,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③帮老人打扫卫生。
在活动结束前,帮助老人打扫室内卫生。
(4)总结阶段
•各小组汇总各个组员在活动期间记录的实践日记、拍摄的照片等。
•写出此次实践活动的体会和总结。
•回忆实践过程,反思不足之处。
•展示实践风采及成果,总结实践经验。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安全保护,着重注意乘车安全和人身安全的相关事宜。
最后,我们要进行考核评价,综合组内评价、实践地评价和学校评价,选出优秀个人和优秀团体进行表彰。
好的,养老志愿服务我们就进行到这里了,接着让我们一起支援火车站,体验劳动者的不易。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
•共创和谐车站,促进社会进步,为当前社会的平安与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展现当代学生的青春风采。
•利用 闲余 时间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同时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 以及 学会与人相处等能力。
•体会一线工作者的劳动精神,体验劳动的不易。
火车站是供交通部门 办理 客、货 运输业务和技术作业的场所,是城市人流量最大的场所之一,承载着巨大的工作 运营 压力。
志愿者的志愿活动,可以帮助火车站解决卫生清扫不及时、乘客过多的行李包裹导致行动不便、
人流量较大造成 秩序 混乱、部分人不会使用自动购票或者取票机 或过闸机造成的人流拥堵等问题,
帮助乘客咨询乘车信息,维持秩序,协助安检,引导乘客 乘车等。
本次活动使用的工具主要有:
扫帚、拖把、抹布、工作服等。
本次活动的设计流程:
(1)准备阶段
•与火(汽)车站负责人取得联系,说明来意并征得同意后确定活动时间、具体地点和活动形式。
•在确定活动形式后,通过宣传单、动员会等形式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展现劳动精神。
(2)启动阶段
•选拔分组:根据意向同学的相关情况选拔及分组,确定小组长及小组工作范围和职责;
单独成立流动组,为各小组提供后勤服务,并负责拍照等记录活动过程。
•邀请火车站工作人员提前进行相关培训,宣读安全事项。
•流动组准备好所需工具并提前准备饮用水,以备活动时使用。
(3)实施阶段
•早上统一集合,由小组长带领,提前到达指定地点,领取相关物品,并与火车站工作人员进行联系。
•志愿者秉持“文明礼貌,优质服务”的原则进行微笑服务。
•在乘客的请求或允许下负责带路或者帮忙提行李。
•自助购/取票机同学负责协助旅客进行购票、取票。
•进/出站口同学负责引领,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候车大厅同学应保持现场卫生,可在客流量较小时打扫卫生。
•流动组同学应随时走动,提供饮用水,满足各小组需求,解决突发情况,并记录各成员活动情况,以便考核。
•志愿者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或不懂的问题时,可向火车站的现场工作人员求助。
(4)总结阶段
•各小组在活动结束后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接并合影留念。
•进行活动后交流,谈谈个人收获
•选出优秀的个人总结,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宣传。
•各小组派代表简述活动期间的所见所闻,并在主题班会上谈谈自己的收获和看法。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也要注意安全保护,并对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最后,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志愿支教活动,感受劳动最光荣。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
•在支教活动中,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锻炼学生参与劳动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
•学生支教是指学生利用寒暑假、课余时间参加国家支持贫困山区教育计划,到贫困地区支援教育的行为。
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高校公益活动主要形式之一。
•学生支教活动对于改善农村儿童的教育状况、持续推动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支教活动的工具主要有:计算机、投影仪、教材、备课本等教学用具。
本次活动设计的过程如下:
(1)前期准备
① 教案准备:想好要教孩子们什么内容。
② 准备随身物品
包括被褥、换洗衣物、个人的洗漱用品以及笔记本电脑等。
③ 准备公共物品
如,给学生的文具、体育用品、各类教材、体育器材等。特别注意要准备常用的药品。
(2)课堂教学
教学区别于一般的课堂教学,主要讲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大自然的奇妙、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等。
(3)活动总结
参与支教的学生每日进行支教日志记录,每周进行总结,在支教结束后形成完整的汇报文稿。
在支教活动中,同学们务必做好安全防护,特别是乘车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等。
最后,综合组内评价、支教地评价和学校评价,对支教人员优秀个人和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
希望同学们多参与志愿服务实践,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