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相继披露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至此,国有六大行的中期“成绩单”已全部揭晓。数据显示,尽管面临经济环境的诸多挑战,国有六大行在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依然稳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达到较高水平。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2024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995.11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天收入近百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以4204.99亿元的营业收入领跑,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营业收入均超过3000亿元,分别达到3859.65亿元、3668.35亿元和3170.76亿元。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也分别实现了1767.89亿元和1323.47亿元的营业收入。
在净利润方面,六大行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33.88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工商银行以1704.67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以1643.26亿元和1358.92亿元的净利润紧随其后。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则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186.01亿元、488.15亿元和452.8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农业银行是上半年唯一一家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的国有大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
资产规模方面,六大行均实现了稳步增长。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的资产规模依旧居首,达到47.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也超过40万亿元,分别为41.98万亿元和40.29万亿元。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资产规模也分别较上年末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在资产质量方面,防控风险仍然是金融工作的重点。整体来看,五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2023年末有所下降。截至6月末,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84%。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降低0.03个百分点至1.24%,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分别下降了0.02和0.01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实现了小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面临净息差持续承压等挑战,六大行均表示将实施中期分红,以回馈股东。根据各银行发布的2024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现金分红比例分别达到了30.0%、30.0%、30.0%、29.97%和32.36%。邮储银行则表示,其中期股利总额占2024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口径下归属于银行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不高于30%。
业内专家表示,国有六大行作为中国金融业的“压舱石”,其稳健的业绩表现和积极的分红政策不仅增强了市场信心,也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改善和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优化,国有六大行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