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通榆县在地方机构改革中迈出坚实步伐,宣布撤销超过900个议事协调机构,进一步优化政府资源配置,提升行政效率。这一举措不仅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改革样本。
据通榆县委编办透露,本次机构改革力度空前,共撤销县级议事协调机构125个,占原有150个机构的83.3%,仅保留25个关键机构。同时,县辖3个街道、16个乡镇所设立的810个议事协调机构也全部撤销,实现了议事协调机构在乡镇层面的全面“瘦身”。其中,双岗镇作为改革先锋,撤销了多达109个议事协调机构,成为全县撤销机构数量最多的乡镇之一。
通榆县委编办主任常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基层机构改革精神的具体行动,旨在解决过去议事协调机构过多、过滥的问题,减轻基层负担,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他强调,保留的25个县级议事协调机构是经过通盘考虑后确定的,既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又对应中央和省委的重要工作,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工作需要,如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等,以确保改革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双岗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该镇撤销的议事协调机构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3年间设立,这些机构虽在特定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机构已失去存在意义或功能重叠,给工作带来不便。改革后,相关工作任务被纳入“清单化”管理,各部门依据职责明确任务,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改革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根据工作实际进行动态调整。常明表示,未来若工作重点发生变化,可再设立新的议事协调机构,同时撤销相应的不再需要的机构,以保持总量控制不变。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确保了改革既具有前瞻性又具备可操作性。
此次改革的背景是基层政府长期以来面临的“机构臃肿、效率低下”问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白智立指出,部分议事协调机构原本就没有必要设立,但因上级要求或考核压力而设立,导致机构数量不断膨胀。通榆县的改革正是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精简机构、优化职能,实现政府效能的全面提升。
此外,通榆县还注重在改革中加强干部培训和思想教育。近日,该县邀请原后勤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博士生导师王向阳教授进行国防教育专题授课,旨在提高全县领导干部的国防意识和能力。这一举措不仅与机构改革相辅相成,也为通榆县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通榆县的机构改革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相信通榆县将在优化政府结构、提升治理效能方面取得更多成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