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的趋势引发了广泛关注。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从2017年到202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增幅超过6成,达到61.5%。其中,博士生招生6年增长82.7%,硕士生招生增长59%。这一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其中,博士生招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硕士生招生114.84万人,比上年增长4.07%。这一增幅不仅反映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也体现了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持续投入和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一批高校尤其是多所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了本科生数量。例如,兰州大学近日宣布,2024年在校研究生总量首次超过本科生总量。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对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关注和期待。
兰州大学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其中2019年研究生年度招生人数已超过本科生。校方认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总量超过本科生,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一步。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研究生数量的增加有助于满足这一需求。
此外,浙江工业大学也官宣了2024级新生研本比首次超过1:1的情况。上海海事大学更是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将适当扩大,争取在校各类研究生规模达到8000人,研本比达到1:2。这些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积极举措,不仅反映了它们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视,也预示着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将呈现更加蓬勃发展的态势。
有机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8所“双一流”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超过1:1。这一比例的变化,不仅体现了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投入和成果,也反映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专家指出,研究生人数的增长不仅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和对教育投资意愿增强的结果,体现了社会和个人对高阶教育价值的认可。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何在满足社会和高校扩大招生需求的同时,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媒体上撰文分析指出,一所大学是否是研究型大学,首要的衡量标准依然是能否培养出高层次研究人才以及能否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或技术转化成果。他强调,建设研究型大学必须直指本质,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提高学校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质量,完善研究型大学、科研项目等的评价与考核体系,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产出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多所高校研究生数量超过本科生的现象反映了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的趋势。然而,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依然是高校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