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工作正式启动,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发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本次共计招生3.97万人,较去年增加了160人,呈现出连续七年“扩招”的趋势。报名工作于近日结束,数据显示,国考热度不减,竞争异常激烈。
在报名首日,已有185040人提交报名申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3018人,涨幅高达65%。截至报名结束,竞争最为激烈的职位来自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共有1970人报名竞争1个招考名额,竞争比高达1970:1。这一职位由于招录条件设置相对宽泛,能容纳多类专业本科以上群体,并且户籍不限制,吸引了大量考生报名。
此外,税务系统在本次国考中继续成为招录大户。据统计,今年税务系统计划招录23014人,约占总招录人数的57.9%。税务系统因其广泛的职责范围,包括货币政策、金融稳定、外汇管理等,所需的专业背景涵盖了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律及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因此吸引了大量相关专业背景的考生报考。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铁路公安、海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统计局等系统的岗位也备受关注。这些系统的岗位数量及其招录人数占据了国考总数的88%。特别是在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有中央银行,其岗位同样备受瞩目,主要负责货币政策、金融服务及外汇管理,对专业要求主要集中在经济、金融和法律等领域。
然而,国考报考职位对专业的要求相对严格。据统计,今年国考仅有25人、22个岗位不限专业,其余职位均设置了明确的专业需求。这也导致了不少考生反映自己所学的专业能够报考的岗位非常有限,甚至几乎没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考在报名的年龄和应届身份的门槛上有所放宽,使得更多考生有机会参与竞争。应届身份方面,本次国考招录部分职位限定2025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也有部分职位要求高校应届毕业生,这类职位不局限于2025年应届毕业生,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含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将择业期放宽到2年,使得2024、2023年毕业的大学生也可以参加2024年国考。
从机构层级来看,今年录用政策、录用计划延续了向基层一线倾斜的趋势,并且比例有所上升。本次国考近2.75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占总人数的近七成。这些基层岗位条件相对艰苦,但政府通过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等措施降低进入门槛,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基层工作。
随着国考的持续升温,考生们也在积极备考。在备考过程中,利用AI工具进行模拟训练和资料获取已成为不少考生的选择。这些AI工具不仅能够帮助考生提高备考效率,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备考资源和支持。
总体来看,本次国考呈现出招录人数增加、竞争激烈、专业要求严格等特点。未来,国考招录规模有望保持稳定,但竞争压力仍将持续存在。对于考生而言,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将是成功上岸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