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成果发布会在成都科幻馆雨果厅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对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题的延续,更是一次华语科幻文学界的盛会,吸引了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科幻领域创作者与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华语科幻文学的璀璨时刻。
发布会以“共生纪元·创想无界”为主题,旨在强调科幻文学的无限可能性和跨界融合的特点,推动科幻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鼓励人们打破界限、拓展思维,共同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想象力的科幻世界。
自7月26日正式向全球华语科幻文学创作者发出参赛邀请以来,本届大赛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华语科幻作品、作者及科幻游戏、动漫、影视等相关从业者报送的作品及机构共计1162部(人)。经过层层筛选与激烈角逐,十项“天问”大奖在现场科幻文学界众多嘉宾与科幻迷的共同见证下逐一揭晓。
著名科幻作家刘洋凭借其力作《井中之城》摘得“最佳长篇科幻作品”奖,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笔触赢得了评审委员会的高度赞誉。而“最佳短篇科幻作品”奖则由2023年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获得者海漄(秦舟)凭借新作《土楼外的春天》获得。另一位去年的雨果奖得主、“最佳职业艺术家”获奖者赵恩哲则将“最佳科幻漫画作品”奖颁给了备受瞩目的《三体漫画:第一部》。
此外,“最佳中篇科幻作品”奖由分形橙子(于鲲)的《笛卡尔之妖》获得,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叙事技巧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年轻科幻作家何山、刘梓恒、庞煜颉、龙腾、任柯晔则凭借各自的优秀作品荣获“最佳青少年科幻作家”奖,展现了华语科幻文学新生代的强大实力。
在机构方面,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凭借其长期对华语科幻文学的贡献和推动,荣获“最佳科幻文学机构”奖。而在游戏和影视领域,《王者荣耀·琥珀纪元》和《流浪地球2》分别获得了“最佳科幻游戏剧本”奖和“最佳科幻影视剧本”奖,展现了华语科幻文学在跨媒体融合方面的巨大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还特别设立了“天问特别奖——十年十部最受欢迎翻译引进作品”。该奖项由去年的世界科幻大会会员和今年的天问奖会员共同投票评选,涵盖了过去十年间在中国出版的全球科幻佳作。澳大利亚作家格雷格·伊根的《格雷格·伊根经典科幻三重奏》、美国作家厄休拉·勒古恩的《寻获与失落》等10部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了这一殊荣。
发布会现场还发布了《2024中国科幻城市指数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深圳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联合研制。报告指出,从区域分布看,科幻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呈现出以京津、成渝、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四大城市群为代表的区域化发展格局;从科幻产业总体发展来看,北京、成都、上海、南京、深圳、杭州、重庆、广州、武汉、长沙等城市位列前十,其中北京和成都属第一梯队。
当天,“天问青年科幻作家培训营”也在现场举行了揭牌仪式。该培训营是“天问”华语科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作协指导,成都市科幻协会、成都文化品牌促进会承办,旨在培养全国范围内选拔推荐的具有创作潜力的青年作家。
首届“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华语科幻文学的强大实力和无限潜力,更为推动科幻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指引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华语科幻文学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