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长达近30年的真假“德力西”之争终于尘埃落定。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就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力西集团”)与上海德力西开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德力西开关”)之间的商标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判令上海德力西开关更名,并赔偿德力西集团500万元人民币。
这场商标纠纷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1年,德力西集团在浙江乐清正式挂牌营业,创始人胡成中首次启用了“德力西”这一企业字号。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德力西集团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电气行业的龙头企业,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然而,就在德力西集团蓬勃发展之际,一家名为“上海德力西开关”的企业于1994年在上海成立。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同样是浙江乐清人,且与德力西集团创始人胡成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胡成中回忆,上海德力西开关的创始人不仅是他的同乡、同行,还是他弟弟的同学。因此,胡成中认为上海德力西开关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攀附恶意。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胡成中便以投诉、起诉等各种方式对企业字号、商标权等进行维权。尽管浙江省工商局早在1999年就向上海市工商局发函反映此事,并在2000年向国家工商总局做进一步反映,但这场商标纠纷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在漫长的司法程序中,上海德力西开关旗下的“德力西装潢”“德力西实业”“德力西联合开关集团”等一系列企业陆续更名或注销。然而,作为争端的核心主体,上海德力西开关却迟迟未能更名。这不仅给德力西集团的正常销售带来了严重干扰,还引发了市场上的混淆和混乱。
面对这一困境,德力西集团始终坚持依法维权。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24年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终审判决不仅判令上海德力西开关更名,还赔偿了德力西集团500万元人民币。这一判决不仅维护了德力西集团的正牌企业合法权益,也解决了长期困扰市场的鱼目混珠问题。
在谈及这场维权之路时,胡成中表示:“对德力西来说,这场胜利的代价很大。但我们认为这种坚持是有必要的,最终的结果也证明我们的坚持没有白费。”他强调,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企业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维护。
这场真假“德力西”之争的落幕,不仅为德力西集团赢得了正义和尊严,也为整个电气行业树立了依法维权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