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的火爆,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更为影视传媒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从机遇来看,IP 创新领域需求大增。当 “唐探” 与 “哪吒” 成为百亿系列电影,市场对能够挖掘 IP 价值、进行创新表达的人才求贤若渴。这类人才需要深入理解 IP 核心价值,像《哪吒 2》从 “逆天改命” 到 “打破规则”,就需要创作者对角色精神内核有深刻把握,还要有创新叙事能力,将多种类型元素融合,创作出满足不同观众需求的作品。这要求影视传媒人才在剧本创作、故事策划方面具备深厚功底,能精准对接观众情感,挖掘 IP 新看点,不断拓展故事边界,为 IP 注入新活力。
技术升级层面,给特效制作、数字技术等相关人才带来了机遇。随着春节档特效电影占比增加,从《蛟龙行动》打造潜艇置景到《哪吒 2》突破动画制作技术,都体现出中国电影工业技术从 “应用型学习” 向 “原创性突破” 的转变。这意味着影视传媒人才要掌握前沿技术,如 3D 建模、特效合成等,能运用先进技术打造出具有中国美学和价值内涵的视觉效果,助力中国电影在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
在东方美学表达方面,《封神第二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影片展现了中国文化独特魅力,让世界看到东方美学。这为擅长传统文化研究、美术设计、镜头语言运用的人才提供了舞台。他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创新,将东方美学融入电影创作,从场景布置、角色造型到镜头运用,全方位展现中国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电影出圈出海。
然而,影视传媒人才也面临诸多挑战。观众需求不断升级,对电影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哪吒 2》的成功凸显了其他影片的不足,观众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故事和普通制作。这要求影视传媒人才在创作时,要更加注重叙事完整性、人物鲜明性,避免立意保守和概念化创作,真正做到内容为王,与观众在人性、社会、价值观层面达成深度共鸣。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春节档头部票房虹吸效应明显。人才不仅要在专业技能上突出,还需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要在众多创作者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快速变化的电影市场,创作出更具吸引力的作品。
2025 年春节档为影视传媒人才开启了机遇之门,同时也设置了高门槛。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 IP 创新、技术升级、东方美学表达等方面深耕细作,积极应对观众需求升级和激烈的行业竞争,才能在影视传媒行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