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东瀛战神”的日产GT-R R35车型,在历经17年生产、三代技术革新后,于今日正式宣告停产。这款承载着日本工业荣耀与全球车迷热血记忆的传奇跑车,最终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浪潮与严苛排放法规的双重压力下退出历史舞台。日产汽车社长内田诚在横滨总部举行的停产仪式上表示:“GT-R R35的谢幕不是终点,而是日产性能基因向新时代进化的起点。”
战神之路:从赛道霸主到文化符号
2007年,代号R35的第六代GT-R横空出世,打破超跑市场固有格局。其搭载的VR38DETT 3.8升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凭借480马力的狂暴输出,在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创下7分29秒的圈速记录,以不足10万美元的售价,将保时捷911 Turbo等欧洲豪门甩在身后。“这是平民价格与外星科技的结合。”《Top Gear》曾如此评价。
据统计,R35全球累计销量达4.3万台,其中中国市场占比18%,北京、上海等地经销商曾出现加价50万元仍一车难求的盛况。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文化输出:该车在《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中与保罗·沃克共同成为经典符号,索尼《GT赛车》游戏将其作为封面车型达11代之久,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76亿次。
技术遗产:改写规则的日式工程哲学
R35的停产引发业界对其技术遗产的盘点:
全驱系统革命:ATTESA E-TS四驱系统实现前后轴扭矩0:100至50:50毫秒级切换,奠定电子控制四驱新标准;
平民超跑模式:采用高刚性铝合金车架与手工装配线,将百万级性能下探至主流市场;
改装文化推动:日本TOP SECRET、美国AMS等厂商基于VR38发动机开发的2000马力改装方案,催生全球改装产业超20亿美元市场规模。
“R35证明了日本人能用精算师思维造出疯子般的机器。”德国《Auto Motor und Sport》主编施密特感叹。
停产动因:环保铁幕与战略转型
据日产2023财年报告,R35产线改造需投入3.2亿美元以满足欧盟7期排放标准,而其年销量已从巅峰期的4000台跌至不足800台。更关键的是,日产“Nissan Ambition 2030”战略明确要求:2028年后全球主要市场仅销售混动及纯电车型。
“内燃机时代的暴力美学不得不让位给碳中和目标。”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教授王振飞分析称,R35的谢幕与丰田Supra、本田NSX等日系性能车的沉寂,共同构成传统燃油性能车时代的休止符。
未来猜想:战神能否电动重生?
停产仪式上,日产首次播放了一段神秘预告片:闪电划破夜空,红色“GT-R”徽标在电流中重组。尽管官方拒绝透露细节,但内部人士透露,基于日产固态电池技术的纯电GT-R原型车已进入测试阶段,目标续航800公里、零百加速1.9秒。
“电动机的瞬间扭矩可以创造更极致的性能,但我们需要找到新时代的驾驶灵魂。”GT-R总工程师田村宏志的发言耐人寻味。而在东京街头,23岁的改装店老板山本隆司抚摸着爱车尾翼说:“我会继续守护这台R35,就像武士守护他的刀——有些传奇永远不会真正消失。”
【记者观察】
GT-R R35的停产,既是一个工业神话的终结,也是日本汽车产业转型的缩影。当电动机的嗡鸣取代涡轮的嘶吼,当算法接管机械的野性,人类对速度的追求终将以新的形态延续。或许正如横滨工厂最后下线的R35车架上刻着的那行字:“ここから、未来へ(从这里,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