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公布对加拿大反歧视调查结果,认定加方针对中国产品采取的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构成歧视性贸易行为。中方决定依据国内法和国际规则,对原产于加拿大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这是中国首次发起并完成的反歧视调查案例,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中进一步强化了法律工具的运用。
调查背景与裁定结果
2024年9月26日,中国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相关规定,针对加拿大政府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钢铁及铝产品加征关税的举措发起反歧视调查。经半年深入调查,商务部认定加方措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构成“歧视性限制”,严重扰乱正常贸易秩序,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加方自2024年10月起,单方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中方多次交涉未果后,决定依法采取反制措施。
中方反制措施细节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自2025年3月20日起,中国将对原产于加拿大的以下商品加征关税:
菜籽油、油渣饼、豌豆:加征100%关税;
水产品、猪肉:加征25%关税。
商务部强调,此举是为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公正性,敦促加方立即取消歧视性政策,消除对双边经贸关系的负面影响。
行业与协会响应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六大行业协会集体发声,坚决支持商务部裁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指出,加方对华铝产品加税属“不正当贸易措施”,中方反制是“以公正方式捍卫企业权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表示,加方单边限制已严重阻碍两国正常经贸合作。
法律依据与后续调整
中方措施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关税法》等国内法律及国际法基本原则。商务部明确,若加方调整限制措施、提供补偿或达成双边解决方案,中方将相应调整反制措施。
专家解读与意义
此次反歧视调查是中国在国际经贸领域主动运用法律武器的里程碑事件。分析人士指出,中方通过制度化、法治化手段应对贸易摩擦,既维护了自身利益,也为全球贸易公平性提供了范例。商务部发言人重申,中国始终秉持开放态度,愿与各国深化合作,但将坚决反击任何歧视性贸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