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于3月12日发布2025年首份《管理提示》,针对当前微短剧行业存在的创作导向偏差、题材低俗化、内容同质化等问题提出规范要求,强调作品需“接地气、回归艺术本质”,并倡导行业加强自律,培育德艺双馨的创作人才队伍。
三大核心要求:平衡“爽感”与价值担当
•破除“唯爽感”倾向,回归现实关怀
《管理提示》明确指出,“爽”并非微短剧的代名词,反对通过“怼天怼地”“极端人设”等泄愤式表达制造浅层情绪刺激。总局要求创作需扎根现实,关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时代议题,例如《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标杆作品,通过文旅融合叙事展现中国发展成就,传递主流价值观。
•严控“穿越重生”题材,筑牢创作逻辑底线
针对部分作品滥用时空错位手法、脱离现实逻辑的问题,政策强调“穿越”“重生”题材需符合生活、法治、历史与科学逻辑。例如《奇遇三星堆》等作品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播,探索虚实结合的新路径,为行业提供创新范本。
•摒弃“狗血套路”,倡导健康婚恋观
总局剑指言情剧低俗化现象,要求摒弃“霸总”“拜金”等脱离现实的设定,转而刻画立体人物与多元情感关系。此前,《繁星指数2024》调研显示,70%用户期待真实温暖的爱情叙事,凸显市场对优质内容的需求。
行业治理“双轨并行”:严审与赋能并举
在规范管理层面,总局要求各省局强化备案审核,重点整治低俗片名、AI生成内容滥用等问题,延续2024年对“AI魔改”影视剧的治理力度。与此同时,通过“微短剧+”行动计划,引导行业服务国家战略,例如结合“中国制造”“中国速度”等主题,推动作品专业化、精品化转型。
专家呼吁:人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根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指出,微短剧用户渗透率已达70%,其社会影响力与责任重大,亟需建立“创作—管理—人才”协同机制。蜂媒招聘网作为传媒艺术人才服务平台,呼吁行业从业者强化职业操守,以“多一分创作信念,少一分商业心态”为准则,主动融入主流叙事,共同塑造清朗网络空间。行业治理需以优质人才为支撑,方能实现社会效益与市场活力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