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网络消息整理发布:
2025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起涉及成都借贷宝平台的高利贷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晚会揭露,借贷宝平台利用电子签名技术,为高利贷披上了“合法”外衣,实际年化利率高达近6000%,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据晚会报道,一些急需资金的借款人,在借贷宝平台上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欠条,但实际的交易过程却不在平台上进行。借款人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私下转账,而平台上的欠条金额与实际到账金额严重不符,形成了典型的“砍头息”现象。例如,有借款人反映,借款5000元,到手仅3500元,7天内需还款5000元,额外还需支付1500元的利息。
此外,借贷宝平台对于高利贷行为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态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默许和鼓励了这种违法行为。平台上的欠条功能被高利贷者利用,成为了他们侵害借款人权益的工具。而平台则通过收取“出证费”、“展期费”和“逾期费”等费用,从中牟取暴利。
晚会曝光后,多路记者于3月15日晚迅速赶到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成都云借宝科技有限公司(借贷宝平台所属公司)进行实地探访。记者在现场看到,警方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已经陆续赶到,公司办公室大门已被贴上封条。
据锦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应,他们已关注到相关消息,上级正在派人去调查。警方表示,将对此事展开全面调查,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记者采访了多位在借贷宝平台上签条借款的消费者,他们纷纷表示,即便遭遇了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由于不清楚放款人的真实身份信息,根本没办法起诉。平台上的电子欠条虽然具备法律效力,但在实际交易中,借款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次“3·15”晚会的曝光,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于高利贷问题的关注。高利贷不仅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更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高利贷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借款时要谨慎选择平台,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陷入高利贷的陷阱。如果遇到类似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