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校招收简历超119万 2025届每10名毕业生即有1人应聘折射新兴战略产业引力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校园招聘近日落下帷幕,共收到简历1196273份,创下中央企业单年度校招简历投递量新高。据教育部最新统计,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00万人,这意味着全国每10名大学毕业生中即有1人向中核集团投递简历,折射出新一代求职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烈关注。
记者从中核集团人力资源部获悉,本次校招涵盖核工程、新能源、数字技术等36个专业领域,其中"华龙一号"研发团队、高温气冷堆项目组及核技术医疗应用岗位应聘竞争最为激烈,部分科研岗报录比突破200:1。集团计划在北京、上海、四川等12个省市新建的6个国家级实验室和4个产学研基地,成为吸引清华、北大、哈工大等顶尖高校毕业生的核心因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明分析,这一现象印证了"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国家重点产业对人才的虹吸效应。随着"双碳"战略纵深推进,核电装机容量预计在2030年前实现翻倍增长,核工业全产业链人才缺口将达80万人。中核集团作为全球唯一进入世界500强的核能企业,其"薪酬+住房+子女教育"的全周期福利体系,与民营企业近期缩减招聘规模形成鲜明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简历投递者中,材料物理、辐射防护等冷门专业毕业生占比同比提升17%,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交叉学科人才申报量增长42%。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伟透露,该校核科学与技术专业2025届硕士生全员参与中核应聘,反映出基础学科毕业生择业观从"学术优先"向"产业报国"转变。
面对持续升温的就业压力,教育部已联合国资委启动"大国重器就业护航计划",在45所"双一流"高校设立核工业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中核集团表示,将通过"青苗计划"为入选者提供入职前两年跨单位轮岗机会,并设立10亿元创新基金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自主立项。
如此高的吸引力,让各大招聘平台自愧不如啊。一个单位的招聘可以带火一个行业,这在之前是闻所未闻。小编很关注中核将如何完成如此规模的筛选,也许人工智能是一个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