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安康市的文化和旅游广电领域,曾有一位备受瞩目的领导者——杨海波。他从一个基层教师起步,逐步成长为该领域的重要官员,然而,在权力的巅峰,他却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跌落神坛。本文将深入剖析杨海波一案,揭示其堕落轨迹,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与警示。
杨海波的辉煌起点与仕途历程
杨海波,男,1963年5月出生,1982年10月参加工作,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职业生涯始于教师岗位,年仅26岁便出任安康市旬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教育背景。在教育系统工作的13年间,他凭借组织培养和个人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同事和上级的认可。
1995年,杨海波调任旬阳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正式步入政坛,并在此后逐步走上领导岗位。他先后担任旬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副书记,以及安康市宁陕县委常委、副县长等职务。每一个岗位,他都展现出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水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2010年5月,杨海波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被任命为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后更名为“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这一职务不仅让他成为了该领域的核心领导者,也让他手中的权力和项目资源大幅增加。然而,正是这一转变,为他日后的堕落埋下了伏笔。
权力诱惑下的迷失与堕落
随着职位的升迁和手中权力的增大,杨海波逐渐放松了党性锻炼,淡忘了纪法意识,彻底丢失了以往的工作激情和干劲。特别是在与商人老板的频繁接触中,他被贪欲蒙蔽了理智,让权势冲昏了头脑,彻底忘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本分和职责。
据办案人员介绍,从2010年至2018年,杨海波经手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达14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项目建设和资金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面对这些诱人的资源和机会,杨海波的内心开始动摇,逐渐陷入了权钱交易的漩涡。
2012年12月,安康某公共文化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41亩,建筑总面积14825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杨海波兼任该项目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这一职务让他成为了众多商人争相拉拢的对象。为得到他的关照和支持,以便后期顺利拿到工程款,2013年春节前夕,负责施工的陕西某建筑公司项目经理闵某提着一盒茶叶来到杨海波办公室拜访。茶叶盒里装的并非茶叶,而是整整10万元现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诱惑,杨海波虽然心头一颤,但最终还是败给了自己的贪婪。
这仅仅是杨海波堕落之路的开始。此后,他多次利用职务之便为商人在工程项目承揽实施、工程款拨付等方面提供帮助,并收受大量贿赂。其中,与安康一家景观照明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的交易尤为引人注目。陈某在成功承揽公共文化项目夜景照明工程后,为表示感谢并确保及时签订合同及拨付工程款,向杨海波送来了10万元现金。在与不法商人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过程中,杨海波逐渐陷入了畸形交易关系的泥潭。
违纪违法行为的详细剖析
杨海波的违纪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从2013年至2014年,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工程项目承揽实施、工程款拨付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现金共计90万元。这些贿赂大多以现金形式出现,部分被存入家人名下的银行账户用于家庭开支。
不正确履行职责:在担任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杨海波违反工作纪律,不正确履行职责。他插手工程建设项目,导致已付工程款远超审计审定造价,给国家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违反党的工作纪律:杨海波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继续顶风作案。他丧失理想信念,背弃职责使命,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和规矩。
案件查处与警示意义
2021年11月,杨海波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安康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并被采取留置措施。经过深入调查取证,2022年1月他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2022年5月,杨海波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五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