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
15979—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标准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标准的重磅升级,旨在更好地规范产品发展,守护消费者健康,确保产品安全与质量。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种类繁多、使用广泛,直接与人体接触,因此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居民卫生习惯的持续改善和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次标准的升级,正是顺应了这一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据悉,新标准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修订,相比现行标准,主要进行了五方面的重大修订: 一是调整了标准适用范围,重新定义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范畴,并增加了“卫生湿巾”、“抗菌剂”、“抑菌剂”等类别的术语和定义,使标准更加全面、准确。 二是细化了原材料卫生要求,增加了原材料禁用物质和生产用水要求,从源头上把控产品质量,确保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是优化了生产过程卫生要求,将生产环境卫生指标、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评价与产品卫生指标中的“初始污染菌”合并调整为生产过程卫生要求,进一步规范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是强化了产品卫生要求,根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不同产品的健康风险,按风险等级增加了pH值、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残留量等理化指标,同时调整了微生物污染指标和毒理学安全性要求,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五是更新和补充了相关检测方法,调整了真菌检测方法,优化了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方法,并增加了新理化指标检测方法、部分抗(抑)菌试验方法等,为产品质量的检测提供了更加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持。 新标准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产品选择。同时,这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加强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新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同时,也呼吁广大生产企业积极适应新标准的要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共同推动我国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