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南部,地处攀西阳光之旅门户地带,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基本情况
- 地理位置与面积
- 汉源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雅安市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16′—103°00′,北纬29°05′—29°43′之间。全县幅员面积约为2382平方公里(也有资料显示为2214.5平方公里,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时间段的测量或行政区划调整所致)。
- 汉源县与凉山、甘孜、乐山、眉山两州两市交界,是通往康藏的交通咽喉。
- 人口与民族
-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汉源县常住人口为约285558人。
- 该县居住着彝、藏、回等26个民族,体现了其多元文化的特点。
- 历史沿革
- 汉源县古名笮都,属蜀国。秦灭蜀国后设蜀郡,汉源县属蜀郡管辖。隋仁寿四年(604年)以汉源之名于今九襄镇置汉源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称清溪县,民国三年(1914年)复改名汉源县。
- 经济发展
- 近年来,汉源县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推进农旅深度融合,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和花海果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县内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4个、示范村8个。
- 2023年,汉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29亿元,增速6.0%。
- 荣誉称号
- 汉源县素有“中国花椒之乡”“中国甜樱桃之乡”“西部花果第一县”“攀西阳光第一城”等美誉。
地形地貌
- 地势特征
- 汉源县地处横断山脉北段东缘,为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势周高中低,中部为大渡河及支流流沙河河谷阶地。
- 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悬殊。全县平均海拔1100米,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1座,最高峰是与泸定县交界的马鞍山,海拔4021米;最低点永利乡大渡河出口境岸边的白熊沟口,海拔550米,相对高差达3471米。
- 地貌类型
- 汉源地貌以山地为主,复杂多样。从形态上看,高山、中山、低山、丘陵、河谷阶地种类繁多。从成因上看,褶曲构造、断层构造、流水、岩溶、重力、冰川等地貌样样俱全。
- 地貌类型按成因分为中部河谷堆积地貌和四周剥蚀、浸蚀构造中山、高山地貌两大类型。
- 主要河流
- 汉源县境内主要河流为大渡河及其支流流沙河、白沙河、黄沙河等,这些河流对汉源县的地形地貌和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源县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其他情况:
汉源县,这座镶嵌在四川省雅安市西南部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遐迩。它坐落在东经102°16′至103°00′、北纬29°05′至29°43′的广袤土地上,宛如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汉源县四周与多个县市紧密相连,东面与乐山市金口河区和眉山市洪雅县接壤,南面则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相邻,西面紧靠着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和雅安市石棉县,北面则与雅安市荥经县相连。其地域辽阔,东西跨度达71.4千米,南北宽度亦有70.1千米,全县总面积达到了2382平方千米,展现出了一幅壮阔的自然画卷。
这里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这样的气候条件不仅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使得汉源县成为了一个宜居宜游的美丽家园。
在行政划分上,汉源县下辖21个乡镇,其中包括5个少数民族乡,县城则设在富林镇。这一布局体现了汉源县对多民族和谐共处的重视与努力。
人口方面,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汉源县的常住人口达到了285558人。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汉源县的人口规模,也彰显了其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充满活力的地区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汉源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宜人的气候条件和多元的人口结构,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体验到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汉源县,这片神奇的土地,正等待着每一位旅者前来探索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