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暑期旅游市场出现显著价格调整趋势,多地旅游产品价格降幅超过20%,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轮降价潮背后,是旅游市场供需关系、消费者消费习惯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据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2024年暑期旅游市场出现了显著的价格下降。例如,酒店价格跌幅超过20%的城市包括博尔塔拉(-40%)、云浮(-27%)、商洛(-24%)、淄博(-22%)、西双版纳(-22%)、海口(-22%)、三亚(-21%)等。此外,邮轮航次和出境游机票、酒店价格也有明显下降,部分邮轮航次的尾单价格比正常渠道购买便宜一半以上,国际机票和国际酒店价格较去年同期也有显著下降。
分析指出,随着航班数量增加和新开酒店项目的不断投入使用,旅游市场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有效缓解了旺季期间供需紧张的局面。同时,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选择日趋理性,不再单一追求高价位的奢华体验,而是更加注重性价比和服务质量,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旅游产品的定价策略。
此外,国际旅游市场的复苏也为国内旅游市场带来了竞争压力。邮轮航次、出境游机票及酒店价格的明显下降,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出行选择,也促使国内旅游企业采取更为灵活的定价策略以吸引客源。
业内专家表示,此次暑期旅游价格的普遍下调,是旅游市场在新常态下自我调整与优化的体现,标志着旅游市场正在逐步回归理性与健康的发展轨道。未来,随着旅游市场的持续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预计将有更多高质量、高性价比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涌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降价原因分析
- 供给侧改善:航班供给量和新开酒店数量大幅增加,使得旅游产品的供给更加充裕。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市场的供需矛盾,从而促使价格下降。
-
需求侧回归理性:随着旅游市场的全面开放和消费者经验的积累,游客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追求高价位的旅游产品。这种理性的消费观念也促使了旅游价格的下降。
-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和产品进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为了吸引游客,旅游企业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
-
季节性因素:暑期虽然是传统的旅游旺季,但并非所有旅游目的地的旺季都集中在此时。对于一些非热门旅游目的地或旅游淡季时段,旅游价格自然会有所下降。
是“价格崩盘”还是“回归正常”?
-
价格崩盘:从字面意思上看,“价格崩盘”通常指的是价格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且难以恢复。然而,在当前暑期旅游市场的降价现象中,虽然价格降幅较大,但并未出现价格无法恢复的情况。相反,这种降价是在市场供需关系、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正常反应。
-
回归正常: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暑期旅游价格的下降可以视为市场逐渐回归正常的表现。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旅游产品的价格将逐渐趋于合理和稳定。这种降价现象有助于提升旅游市场的性价比和游客的满意度,进而促进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