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主持人龙洋在学术期刊《电视研究》上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试析大型文化类节目主持人的使命与角色》,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章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文化类节目主持人在文化传承与节目创作中的多元角色和重要使命,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思考与借鉴。
龙洋,1989年12月17日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是中国内地备受瞩目的女主持人之一。自2011年进入南京广播电视台以来,她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主持风格,在多个重要节目和晚会上担任主持,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她的代表作品包括《8090后龙洋脱口秀》《第一时间》《龙洋早间秀》《惊喜连连》《魅力中国城》《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以及《中国国宝大会》等。
在《试析大型文化类节目主持人的使命与角色》一文中,龙洋从实践出发,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牍探中华》《中国诗词大会》和《非遗里的中国》等重磅节目为例,详细分析了文化类节目主持人在新时代所承担的多元角色。她指出,在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召唤下,主持人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和思想的引领者,角色功能更加多元。
龙洋在文章中深入探讨了主持人的三种核心角色:思想者、调适者和表演者。她认为,这三种角色应在主持人的工作中实现有机统一,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文化传播的使命。作为思想者,主持人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思想洞察力,能够引领观众深入思考节目所呈现的文化内涵;作为调适者,主持人需要灵活应对节目中的各种情况,确保节目的顺利进行;作为表演者,主持人则需要具备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递节目的情感价值。
针对新时代文化类节目主持人的使命与挑战,龙洋在文章中提出了加强主持人自我修养的策略建议。她强调,增强理论修养、提升政治自觉是摆在所有主持人面前的重要任务。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主持人需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高的政治意识来引导舆论和文化发展。同时,提升业务技能、增强“四力”(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主持人需要筑牢与人民紧密相连的立场,从而更好地描绘火热的生活和升华思想的境界。
此外,龙洋还特别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她指出,严守私德与传播公德相结合,旨在追求品德与才艺的统一。只有道德修养到位,主持人才能更好地展现社会效果,赢得观众的信任和尊重。
龙洋的这篇文章不仅为文化类节目主持人提供了深刻的思考与指引,也彰显了肩负文化责任的主持人应有的自我修养和学术追求。《电视研究》作为国家级权威专业期刊,自1985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传播和研究电视新理念,承担着全国电视界理论探讨的重要使命。龙洋在其上发表的文章无疑为文化类节目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