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舞蹈艺术家、教育家,辽宁省舞蹈家协会原主席张立华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3岁。 张立华先生作为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以毕生心血浇灌东北舞蹈艺术沃土,其创作、教学与管理成就影响深远,被誉为“辽沈舞坛的璀璨明灯”。
从艺七十余载,以舞抒写家国情怀
张立华,生于辽宁沈阳,50年代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蹈系(现北京舞蹈学院),师从吴晓邦、戴爱莲等舞蹈大师。学成返乡后,他扎根辽宁,历任辽宁歌舞团首席演员、编导,辽宁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并担任沈阳音乐学院舞蹈系教授。
他的作品扎根黑土地,兼具民族风韵与时代精神:
- 代表作《辽河情》 以关东秧歌为底色,融合现代舞叙事手法,展现东北人民抗洪救灾的壮阔场景,获全国舞蹈比赛创作金奖;
- 《满族婚礼舞》 挖掘清宫典籍,复原清代宫廷礼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钢铁洪流》 以工业题材诠释工人阶级的豪迈,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工业舞蹈的经典之作。
培育舞蹈英才,构建辽沈舞蹈生态
张立华不仅以作品传世,更以教育育人闻名。他推动沈阳音乐学院创立全省首个本科舞蹈专业,主持编写《东北民间舞蹈教材》,培养的学生中涌现出茅威涛、王亚彬等舞蹈名家。他倡导的“舞蹈创作要扎根人民”理念,影响了一代辽沈舞者。
作为辽宁省舞蹈家协会主席,他主导创立“东北舞蹈艺术节”,推动与朝鲜、日本等国的文化交流,使沈阳成为东北亚舞蹈对话的重要枢纽。
德艺双馨,铸就艺术丰碑
张立华的艺术生涯屡获殊荣:曾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辽宁省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其传记入选《中国当代舞蹈史》。他始终践行“舞蹈是生命的诗”这一信条,晚年仍坚持创作,90岁高龄完成舞剧《盛京记忆》剧本,将沈阳故宫的历史文化融入当代舞台。
同仁追思: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评价:“张立华先生用一生诠释了‘舞者即燃烧者’的真谛,他的艺术精神如辽河之水,永远奔腾在中华舞蹈的长河中。”
张立华先生的离世,是辽宁乃至中国舞蹈界的重大损失。 但他的作品与教育理念,将继续在无数舞者心中生根发芽。正如他生前所言:“舞蹈是留给未来的信笺”,这位舞坛赤子留下的艺术遗产,必将激励后人续写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