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灯塔专业版在成都演出交易会上联合发布《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势及特点分析》(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延续高速增长态势,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票房收入达296.36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国演出市场总票房的51.1%,成为文化消费领域的核心引擎。其中大型演唱会表现最为亮眼,票房突破260亿元,同比增长78.1%,观演人次超2900万,同比增长45%,创下演出市场增速新高。
演出市场供给规模持续扩大,业态创新与区域下沉特征凸显。大型演唱会中巡演项目占比达79.7%,周杰伦、薛之谦、凤凰传奇等头部艺人及国民歌手轮番启动巡演,万人以上场次同比增长84.4%,单场票房超3000万元的头部项目占比提升至11.8%。二线城市承接了全国60%以上的大型演唱会场次及票房,长三角地区以31.4% 的票房占比领跑全国,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跻身票房前十,显示核心经济圈对演出资源的集聚效应。与此同时,大型音乐节加速向三四线城市扩散,三四线城市场次占比34.9%,安徽、福建、湖南等省份票房增长显著,“音乐+旅游”融合模式在地方政府阶梯式奖补政策支持下成效突出。
消费群体结构持续优化,跨城观演经济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关键力量。大型演唱会观众中,35岁及以上人群占比达21.6%,青少年群体占比升至3.6%,银发群体在刀郎等国民歌手演唱会中占比高达44.5%,显示演出市场加速向全年龄段渗透。64.2% 的观众选择跨城观演,其中二线城市跨省观演比例达44.2%。跨城观众人均停留时间超过2天,98.4% 产生餐饮消费,68.1% 产生交通及购物消费,30.2% 进行旅游消费,全年购票超5000元的高消费人群比例达15.9%,显著高于本地观众。据测算,大型演出除直接票房外,更带动跨城观众综合消费超2000亿元,凸显其对区域经济的辐射价值。
演出业态多元化发展催生行业人才需求扩容。在大型演出蓬勃发展的同时,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全年演出突破20万场,同比增长13.21%,占全国总场次的45%,脱口秀、沉浸式体验等创新形式票房增幅超48%,推动“演出+商业”“演出+餐饮”等跨界业态兴起。线上演播与虚拟演出同步扩容,重点监测平台在线项目达4061个,总观看人次超67亿,虚拟偶像与AI技术应用拓宽演艺场景边界。原创内容生产活力迸发,《大江东去》《蝶变》等本土音乐剧票房增长超10%,舞剧《咏春》、杂技芭蕾《天鹅湖》等出海项目创下欧洲商演纪录,标志着中国演艺产业从制作、技术到运营的全链条人才体系建设步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