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其深厚的底蕴与活力。近期,包括杭州、北京、成都在内的多个城市博物馆纷纷宣布调整开放时间,取消或减少周一闭馆的传统做法,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彰显了中国文化在新时代的担当与创新。
杭州:分类错时开放,引领博物馆新风尚
自2023年7月31日起,杭州市对全市52家市属国有博物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分类错时开放制度。其中,28家博物馆在周一也对外开放,打破了长期以来博物馆“周一闭馆”的惯例。这一调整使得杭州市民和游客即使在周一也能畅游于包括岳飞纪念馆、南宋官窑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等在内的多个知名博物馆之间,感受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通过前期民意调查和充分论证,结合杭州实际,推行了分类、分区域错时开放的策略,既保证了博物馆的日常维护,又兼顾了公众的参观需求。
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博物馆也在暑期推出了特别举措,自2023年及2024年暑期起,多家博物馆取消了周一闭馆的规定。包括首都博物馆、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等在内的知名博物馆纷纷响应,全面开放接待市民游客。这一举措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参观时间选择,也极大地缓解了暑期旅游高峰期的压力。此外,北京市属公园如颐和园、天坛公园等也取消了周一文物古建院落、园中园、博物馆的闭园规定,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
在成都,博物馆的开放时间调整同样引人注目。成都金沙博物馆暑期暂时周一不闭馆,并延长了开放时间至晚上。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游客高涨的观展热情,还通过特展“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吸引了大量观众。展览自开展以来已累计接待观众超60万人次,其中省外及境外游客占比约60%,青年观众占比高达80%。为应对观展高峰期的预约难题,成都博物馆还新增了每日预约名额,并优化了票务预约机制,确保更多观众能够顺利进入博物馆享受文化盛宴。
博物馆取消周一闭馆的举措,是中国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勇于担当、积极创新的生动体现。它不仅满足了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推动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度融合。未来,随着博物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公众文化需求的持续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趋势将会持续并扩大。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中国文化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