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北京——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全国文化演出市场持续升温。从城市剧院到旅游景区,从经典剧目到沉浸式实景演出,各地文艺团体与文旅项目齐发力,为人民群众献上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充分展现传统文化魅力与现代演艺创新的深度融合。
在首都北京,国家大剧院推出民族歌剧、主题音乐会等系列演出,营造浓厚艺术氛围;中央芭蕾舞团原创舞剧《鹤魂》以芭蕾语汇讲述中国故事,传递生态保护理念;国家话剧院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以恢弘叙事展现文艺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话剧《雷雨》再度上演,通过创新舞台表达让百年经典焕发时代新声。
传统文化演出广受欢迎。国家京剧院集中推出8台传统保留剧目,原汁原味呈现京剧艺术的唱念做打之美,吸引大批戏迷走进剧场。舞剧《永乐未央》将中国古建筑营造智慧与舞蹈美学相结合,以动态舞台展现紫禁城的建筑神韵,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眼之作。
与此同时,地方文旅演艺市场热度高涨,“演出+旅游”模式持续释放消费活力,成为假日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在上海,杂技演出《时空之旅》持续火爆,将高难度杂技技巧与现代极限运动、多媒体技术巧妙融合,每场演出座无虚席,成为中外游客来沪必看的文化打卡项目。
在四川宜宾,依托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打造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石海长歌》迎来观演高峰。演出以天然溶洞与石林为舞台背景,观众行进于山林之间,跟随剧情穿越千年,感受僰人文化的神秘与壮美,带来“人在戏中、景随情动”的全新体验。
在浙江杭州,西湖畔的《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每晚如期上演,融合音乐、舞蹈、灯光与自然山水,展现江南文化的诗意与灵秀,成为游客夜游西湖的文化首选。
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持续推出《盛唐密盒》《再回长安》等互动演艺节目,身着唐装的演员穿梭于街区,与游客即兴互动,再现“长安十二时辰”的繁华盛景,夜间客流屡创新高。
在广西桂林,由张艺谋导演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再度迎来观演热潮,以漓江烟雨为幕,山峰为景,演绎壮乡儿女的歌谣与爱情,令观众沉醉于“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之中。
此外,大型原创实景音舞诗画《大江东去》在湖北黄冈、四川眉山等地巡演,以苏东坡诗词为魂,结合地方山水与民俗文化,带领观众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实现艺术与地域文化的深度对话。
蜂媒招聘网文化市场首席顾问指出,今年双节期间,全国演出市场呈现出“城市有精品、景区有特色、传统有传承、创新有突破”的繁荣格局。地方实景演出与文旅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也推动了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假日经济注入强劲动能,展现出我国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